胡斌杰的主要科研领域与项目

发表学术论文15多篇,包括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汇刊、IEEE快报、中国科学(中国科学)等(同science)科学收录期刊4多篇. p

(1)。“基于双门限能量检测的分层协作频谱感知”,IEEE通信快报,第16卷第7期,212。(2)。“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紧凑型等/不等双频功分器”,IEEE工业电子学汇刊,第59卷,212年第9期。(3).“基于偶极子配置的恒定带宽RF可调谐带阻滤波器”,IEEE工业电子学报,第59卷,第2期,212年。(4).“利用两个耦合路径实现可控带宽的双频带通滤波器”,IEEE微波和无线器件快报,第2卷,第11期,21年。(5).“具有可控带宽和抑制二次谐波的低损耗频率捷变带通滤波器”,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汇刊,第58卷,第6期,21年。(6).“尺寸紧凑的平面三频段带通滤波器”,IEEE微波和无线元件通讯,第2卷,第5期,21年。(7).“使用CRLH-TL结构的大频率比紧凑型三带贴片天线”,IEEE天线和无线传播快报,第9卷,21年,(8)圆柱等离子体天线辐射性能的FDTD分析,IEEE天线和无线传播快报,第8卷,29年,(9)改进的阿迪-FDTD方法的数值分析,IEEE微波和无线元件快报,第18卷,第9期,28年。(1)用于交叉极化抑制的双印刷L-探针宽带天线,IEEE天线和无线传播通讯,第5卷,26年,(11)无损耗介质层包围的磁等离子体棒基模的数值模拟,IEEE Trans。等离子体科学,第29卷,第1期,21年。(12)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板的反射、吸收和传输的SMM分析,IEEE Trans。等离子体科学,第27卷,第4期,1999年。(13)过模等离子体圆波导的传播特性,中国科学,第41卷第1期,1998。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一项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7多项,授权4项。主要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及相关项目有:

(1)。短距离高速无线网络基础理论,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29年。 (2).多模态信号建模、传输及识别新算法,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(自然科学),25年。 (3).无线通信及相关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,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,23年。 (4).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研究,河南省科学进步成果二等奖,1999年。